11月22日,《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我国滨海生态、宜居、旅游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本次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市域为日照市行政辖区,中心城区包括市区现状九个街道、涛雒镇、以及虎山镇东部区域。
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已于11月8日经省政府批复实施。据悉,该版总体规划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是日照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将成为开启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征程的重要指引,统筹全市各类发展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规划》将统筹新老城区功能,均衡配置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优化完善规划城市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一带、两副、四通道”
名 词 解 释
“双城双区多组团”
规划中提到,日照市打造“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体系,构建“一带、两副、四通道”的市域空间结构。
一带,即滨海城市发展带;两副,即莒县县城、五莲县城,为市域城镇体系次级中心;四通道,分别是北部城镇发展通道、中部城镇发展通道、南部城镇发展通道、西部城镇发展通道。
规划形成“双城双区多组团”的带状组团城市。双城即主城区和岚山城区;双区即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涛雒太阳文化旅游区;多组团即河山镇、后村镇、碑廓镇、虎山镇4个重点镇和巨峰镇等8个一般镇。
突出日照依山傍海的景观特色,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人文特色,以海滨岸线景观轴为骨架、自然山体为背景,打造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风貌。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160万
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60万,建设用地规模为197.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20万人,旅游当量人口17万人,建设用地148.9平方公里;岚山城区35万人,建设用地39.5平方公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人口5万人,旅游当量人口5万人,建设用地8.8平方公里。
优化提升港口功能布局,规划京沪高铁二线等9条铁路、董梁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打造“八横五纵”的市域快速通道体系,构建以港口为核心、海陆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绿色交通城市。齐鲁晚报(记者 隋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