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日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批复明确,日照市要努力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滨海旅游度假名城。
构建“一屏多廊、两区四特、一带两片”总体格局
《规划》是日照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到2035年,日照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6.2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38.8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73.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35.89平方千米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6.74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26%。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按照《规划》,日照市将构建“一屏多廊、两区四特、一带两片”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其中,保护五莲山、九仙山等山体生态屏障和海岸带、主要河流等生态廊道,推进海岸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等生态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保护莒中、莲北两个粮食主产区,培育东部茶叶、中部林果、北部中药材、海洋渔业等四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区,丰富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发挥日照主城区、岚山城区支撑引领作用,建设“港产城海”融合发展的滨海城镇带,提升莒县县城、五莲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形成县域城镇化发展片区,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
强化日照主城区、岚山城区
及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等一体化
日照市将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布局,强化日照主城区、岚山城区以及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等一体化发展,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沿潮白河、卧龙山、傅疃河、磴山、绣针河形成中心城区骨干生态绿楔,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统筹配置城乡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服务设施,促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同时,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塑造“阳光海岸、山海交融”特色风貌
按照《规划》,日照市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重点保护好齐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莒县历史城区以及莒国故城、尧王城遗址、两城镇遗址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脉。强化城市设计和乡村风貌引导,依托东部滨海、中部山地、西部平原的自然景观,塑造“阳光海岸、山海交融”的特色风貌。
此外,推进京沪辅助、沿海、鲁南等通道建设,提升日照港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以机场、港口等重要枢纽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骨干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复合高效利用。推进光伏、风电等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 杨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