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单位:农工党日照市委
提案名称:关于优化提升日照市民俗旅游的建议
提案追踪: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9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5亿元,其中,“渔家乐”民俗游火爆:乔家墩子接待游客8.4万人次、收入21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0%和539%;吴家台接待游客7万人次、收入2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243%;王家皂接待游客1.8万人次、收入6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48%;任家台接待游客3.6万人次,收入1100万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日照民俗旅游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为日照旅游产业响当当的“招牌”。
民俗旅游的优化升级既关系到日照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此,市旅游局高度重视,积极指导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旅游,深挖日照“渔”文化,将岚山号子、茶文化表演、织网捕鱼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组织游客参与结网、下海捕鱼、赶海拾贝等渔民活动,努力营造渔家乐接待户“渔”家文化氛围。同时,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目前,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乔家墩子村和王家皂村旅游小镇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并将对两村进行改造提升,建设高档次旅游小镇。
从“单打独斗”到“规模化发展”,我市民俗旅游走上了一条有序发展的轨道。我市组织在董家滩成立民俗旅游协会试点,实施“统一宣传、统一接待分配、统一接待价格、统一菜单、统一结算”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沿海各民俗旅游村相继加入民俗旅游协会,并成立接待服务中心。
服务,是旅游的生命线。我市计划建设8处旅游集散中心,目前,选址于日兰高速出口处向东100米处的日照市游客集散中心初步策划和规划方案基本完成,各区县正在加快推进区域内集散中心建设,以便更好地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民俗旅游发展要看眼前,更要重长远。为促进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市统一规划,着力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形成市、县、乡镇、村、乡村旅游点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市还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培训,今年上半年共计开展及指导、配合开展旅游培训项目23个,参训人数达10000余人次,培训对象涵盖市、县各级旅游部门机关工作人员、a级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民俗村等高层管理人员及一线从业人员。
与此同时,“平安旅游”的氛围悄然形成,我市积极开展旺季沿海渔村综合评价活动,通过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景区和民俗村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联合公安、行政执法、消防、工商、食药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民俗旅游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
委员声音(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日照市委委员肖丽):发展民俗旅游要与文化特色相结合,把日照的特色旅游项目融入民俗旅游产品设计中,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促进民俗旅游提档升级。记者侯庆萍 |